HUAWEI&OrionStar
云端起舞,餐厅里的机械姬
图片
餐厅的服务员,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跑来跑去、腿脚麻利的年轻人,一些快餐,比如麦当劳、肯德基更是不少大学生假期兼职赚零花钱的热选。
但稍微留心观察,会发现餐饮行业近些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前台点餐、后厨打杂、外出送货的员工正面临短缺,走在街上,时常会看到餐厅店铺贴的招聘广告。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曾经公布一则全国招聘大于求职“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在榜单中,前五名职业属性均为服务业,其中,“餐厅服务员”位列第五。
面对人手短缺的行业难题,众多企业将目光放在科技领域——如果用机器人来代替这些重复性的机械劳动,那么是不是就能将人解放出来,去做更多创意性的工作?
早在2015年,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就看到国外的服务业人工成本高的现象,而且也预感到了国内人口红利的减退。同时,人工智能的进步,让傅盛意识到机器的边界可以被延展,机器可以从工厂式的自动化操作,进化到能主动适应变化的环境,并且根据不同的环境作出决策,使得机器人从工业走向服务业。于是傅盛决定投资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并致力于服务型机器人的研究。近年来,云计算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机器人行业的快速成熟,云基础设施的价值对于机器人部署(包括开发、配置和分期付款)和运营(维护、分析和控制)都至关重要。
那么,关键的问题是,如今我们的机器人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让人们从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吗?
01
机器人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Robot
根据统计局新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6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9亿人,占比达13.5%。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意味着该处于老龄化社会,占比超过14%,意味着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细数人们身边的高频生活场景,会发现目前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仍然巨大:比如卫生、餐饮、运输等,但是这些行业的人手已经严重不足,因为更多的人喜欢工作时间弹性大、待遇也更高的行业,即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网约车、外卖等行业也成为了更多人的。截止到2018年,美团外卖日均活跃骑手数量近60万;而饿了么骑手的注册数也早突破了300万,分流了大量服务业人才。
缺人的服务行业,也更难干,身兼数职往往是常态。典型的如医院的护士,除了照顾病人,还需要做大量监测、记录、送餐等基础工作,而人手不足、重复劳动率过高,必然要导致效率和服务质量下降。对于餐饮业来说,招不上人,还会连锁影响到外卖等行业。
而服务行业的场景,有着一些统一的工作特征:劳动强度高、场景固定、重复劳动率高、时间长、体力消耗大。这些特征,通过服务型机器人几乎天然可以得到解决,而且在很多餐厅、酒店,医院,都可以看到已经投入使用机器人。
比如在火锅店,送餐已经可以通过机器人自主完成,员工可以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给客人庆生、涮菜涮肉等服务水平的提升上。
综上问题,使得服务型机器人开始规模化走入服务业成为迫切的现实,傅盛在采访中也表示:随着多年研发和技术的迭代,服务型机器人也即将来到爆发期,出现了三个特征:
成本减少,从一台大几万元,到如今猎户星空机器人租给餐厅老板,一个月的租金可以将至很低;
服务型机器人正从关系型市场转换成客户型市场或者产品型市场。如今大量的中小商家,一个规模不大的餐厅,都愿意去买服务型机器人,说明机器人真正带来了降本增效;
中国的人口红利在减退,年轻人也更倾向于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智能+服务业的需求更加迫切。
人们的需求是不断迭代的,当人们从满足温饱到开始注重享受生活时,过去的一些工种便会不再受到追捧,这个过程几乎不可逆,即便发达的服务业待遇更高,也仍然缺人。机器代替人工,是目前看起来直接的解决方案。
通过推出服务型机器,可以给未来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让人们从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传统商业像互联网一样。
这样的愿景,也是服务业急迫的需求,如今到了哪一步呢?又能够在多久到来?
02
实体经济数字化,正在从服务型机器人开始/Robot
机器人已经开始走进全球服务业的各个角落。
根据傅盛在某次大会发言,猎户星空在马来西亚的递送机器人,一台递送次数能达到每天200次,从递送的角度来说,已经可以抵得上真实的1-1.5个自然人。
图片
猎户星空的“招财豹”机器人,可以实现餐饮递送、巡航跑堂、会员拉新、主动揽客等功能,可以代替餐厅员工的重复性劳动,而自主行走、精准导航、智能避障、语音交互、多机协作则是如今可以稳定实现的功能,可以自主地适应餐厅、企业、医院、酒店等固定场景。“豹小秘mini”以及其他定制版机器人,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准确分辨用户声音和诉求。
图片
(猎户星空服务机器人“招财豹”送餐)
当顾客走出餐厅,结束用餐体验,招财豹的工作却没有结束。这时,招财豹又化身为第三重身份“运营小智囊”,为餐厅经营者提供管理数字化功能。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还起到了一个终端作用。傅盛提到,在实体经济数字化上,其实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探索,比如线上收银、结账,点单变成APP点单等,但要让服务行业真正变成数字化的世界,一定需要一个终端设备——正如没有按键的iPhone掀起了智能手机时代,特斯拉的横空出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样。而服务型机器人,可能就是掀起行业变革的那个终端。
服务型机器人只是迈出了实体经济数字化的一小步,一个更庞大的愿景和未来是,实体门店经营者能基于庞大的经营数据,像管理互联网APP一样管理商业门店。
在这些服务能力背后,其实是当下技术的结合。直到今天,服务型机器人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集成产品,它牵扯到的零件就超过几千个,涉及的技术有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等,机器人具体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在一些公用组件,和一些以规模优势、技术密集度为核心优势的领域,机器人公司需要强大的伙伴生态来支撑,在猎户星空背后,其中一个重要的伙伴就是华为云。
03
云云共创,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Robot
一台在餐厅穿梭、任劳任怨的小机器人能够不断学习、进化、适应环境,实现自己在人工智能上的进化之旅,离不开另一样事物的发展——云服务。
如果没有云服务,那么机器人的语音交互、导航、动作控制等算法运行和数据存储服务则需要本地自行搭建一套复杂的软硬系统——不仅增加了本地硬件的算力、存储成本,还不利于规模化、标准化的普及。长期来看,硬件成本高,需要专人维护,随着业务发展,自建服务器的可扩展性不好,不利于机器人的快速升级。因此,一朵靠谱的“云”对机器人的降本增效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每天提供的服务会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如果使用本地存储就会带来更高的成本,且数据采集周期长,数据维护复杂,稳定性难以保证。通过华为云的云原生数据库服务,可以将信息存储放在“云上”,可以大大降低数据收集的成本,帮助猎户星空不断分析、迭代产品模型,更好的利用中国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和服务场景带来的AI优势”。
通过华为云提供的一个更加稳定快捷、高弹性、低成本开发方式,猎户星空的工程师能在一定时间、一定成本的控制下,判断用什么样的资源可以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技术方案,加速猎户星空的产品部署和商业化。
终可以在例如商场、餐馆这样的公共环境的业务高峰期,为消费者提供非常稳定快捷的服务;帮助经营者保证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目前在疫情严重、人手短缺的海外,猎户星空已经拓展了法国、德国、荷兰、韩国、泰国、美国等市场,不少客户还主动成为了其当地的核心代理商。
图片
产业数字化经济是大方向和潮流,但不是任何一家掌握高新技术的企业都能够顺利和产业接轨,因为不同的地方需求差异巨大,中间的合作又往往要经历复杂的沟通和对接,技术公司和产业之间,需要一座桥梁,而且必须是和产业联系密切、极其有经验的桥梁。
华为云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依托全国150个面向城市的政务云基地,以及140个产业云的创新中心,华为云为伙伴提供产业对接平台,让转型To B的互联网企业的数字化服务能更快速地触达各行业,并加速全球落地。
比如猎户星空,正在通过融合华为云的To B业务线,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很多华为云智慧园区里也正在推进猎户星空服务型机器人的部署,推动猎户星空与产业、实业的融合。
华为云将自身30多年来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服务各行业的实践成果,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开放出去。一方面可以让企业专心于攻克技术难关,节省相关设施的投入、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共享自己的To B领域经验与能力,加速产业数字化的进程,让伙伴更快速的成长,据悉,目前TOP50的互联网企业有80%都选择了华为云。
在人口红利持续消退且不可逆的大趋势下,依托科技巨头们的彼此帮扶、强强联合,或许可以用科技的实力,真正解决服务业“用工荒”这一根深蒂固的难题,也为产业升级、人们转型创意性工作带来更深远的影响。